-
归档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3 年 12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8 月
- 2021 年 12 月
- 2019 年 1 月
- 2018 年 3 月
- 2017 年 12 月
- 2017 年 11 月
- 2017 年 7 月
- 2017 年 6 月
- 2016 年 11 月
- 2016 年 8 月
- 2016 年 6 月
- 2016 年 3 月
- 2016 年 2 月
- 2016 年 1 月
- 2015 年 11 月
- 2015 年 9 月
- 2015 年 7 月
- 2015 年 6 月
- 2015 年 4 月
- 2015 年 2 月
- 2014 年 12 月
- 2014 年 10 月
- 2014 年 8 月
- 2014 年 7 月
- 2014 年 6 月
- 2014 年 5 月
- 2014 年 4 月
- 2014 年 3 月
- 2014 年 2 月
- 2014 年 1 月
- 2013 年 12 月
- 2013 年 11 月
- 2013 年 9 月
- 2013 年 8 月
- 2013 年 6 月
- 2013 年 4 月
- 2012 年 12 月
- 2012 年 7 月
- 2012 年 6 月
- 2012 年 4 月
- 2012 年 3 月
- 2012 年 2 月
- 2012 年 1 月
- 2011 年 12 月
- 2011 年 10 月
- 2011 年 9 月
- 2011 年 6 月
- 2011 年 5 月
- 2011 年 4 月
- 2011 年 2 月
- 2011 年 1 月
- 2010 年 12 月
- 2010 年 11 月
- 2010 年 10 月
- 2010 年 9 月
- 2010 年 8 月
- 2010 年 7 月
- 2010 年 6 月
- 2010 年 5 月
- 2010 年 4 月
- 2010 年 3 月
- 2010 年 2 月
- 2010 年 1 月
- 2009 年 12 月
- 2009 年 11 月
- 2009 年 10 月
- 2009 年 9 月
- 2009 年 8 月
- 2009 年 7 月
- 2009 年 6 月
- 2009 年 5 月
- 2009 年 4 月
- 2009 年 3 月
- 2009 年 2 月
- 2009 年 1 月
- 2008 年 11 月
- 2008 年 10 月
- 2008 年 9 月
- 2008 年 8 月
- 2008 年 7 月
- 2008 年 6 月
- 2008 年 5 月
- 2008 年 4 月
- 2008 年 3 月
- 2008 年 2 月
- 2008 年 1 月
- 2007 年 12 月
- 2007 年 11 月
- 2007 年 10 月
- 2007 年 9 月
- 2007 年 8 月
- 2007 年 7 月
- 2007 年 6 月
- 2007 年 5 月
- 2007 年 4 月
- 2007 年 3 月
- 2007 年 1 月
- 2006 年 12 月
- 2006 年 11 月
- 2006 年 10 月
- 2006 年 9 月
- 2006 年 8 月
- 2006 年 7 月
- 2006 年 6 月
- 2006 年 5 月
- 2006 年 4 月
- 2006 年 1 月
-
功能
抓捕掺假奶粉的元凶!
话说掺假奶粉引起了严重的危害健康事件,联合国决定派美国, 香港, 中国大陆三地警察调查此事,并抓捕元凶。三方警察获得可靠情报,元凶藏匿在森林中!!
第一个森林前是美国警察, 他们先花整整半天时间开会制定作战计划, 严格分工, 然后派特种部队快速进入森林进行地毯式搜索, 结果开会耽搁了时间, 元凶跑了, 任务失败!
然后轮到香港警察, 他们派了一百多号人和几十辆警车在森林外一字排开, 由带头人用喇叭喊话:"掺假的元凶,你已经被包围了, 快出来投降……" 半天过去了, 没动静. 飞虎队进入森林, 搜索一遍, 没结果, 任务失败!
最后是中国警察, 只有四个, 先打了一天麻将, 黄昏时一人拿一警棍进入森林,没五分钟, 听到森林里传来一阵惨叫, 中国警察一人抽着一根烟有说有笑的出来, 后面拖着一 个鼻青脸肿的奶农, 奶农奄奄一息的说到……"别打了,我招,我招…是我往牛奶里掺的三聚氰胺…."
PS:
由兔子笑话而让我改编的。继续关注事件后续发展.事件背后更深一步的东西不必多说,请看家自己体会.
从三 鹿 奶 粉掺假想到的
近日爆出的和民众日常生活关系最大的新闻,莫过于三 鹿 奶 粉掺假事件。 "中新网报道,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 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决定立即全部召回这些奶粉。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看到此消息我相信大多人会很震惊,堂堂一个做奶制品多年的龙头企业,怎么可以做出这种事情?前段时间的“大头婴儿假奶粉事件”还没有淡忘出脑海,如今为何再次发生这种类似的事情?我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反而并没有太大的吃惊。我从来都不惮以最坏最恶毒的想法去揣测国内的食品安全状态,用一个同学的话来说“我们都是毒人了,骂了隔壁的”。
国内喝了多年牛奶,也听说过很多传闻,据说牛奶里都掺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样喝起来比较稠比较有口感。我也没太在意,总觉着大公司的牛奶应该让人放心点吧,但危言耸听者说,不管多大的公司,都会往里面掺东西的,不掺不行,全国同行都掺,你不掺就没法赚钱。我也是半信半疑,一笑而过。后来出来后喝着鬼佬做的牛奶发现真的就和国内喝了多年的牛奶很不一样,怎么就这么稀呢,丫是不是掺水啦。。。可联想起朋友说的“全国牛奶掺假论”,基本可以断定,牛奶是这个稠度才应该正常。突然想起来初中的时候,早晨喝得牛奶都是本地产的袋装奶,突然有几天牛奶变得异常稀淡,记得当时我还和老妈开玩笑说这次是不是牛奶厂做袋装奶时,水里忘掺牛奶啦。老妈也感叹这家牛奶厂怎么这么没质量,下次不买这家的牛奶了。直到我后来突然想起来,简直是天大的冤枉了这家当地的牛奶公司了,可能这家牛奶公司突然良心发现,或者高层调动,不想再往里牛奶掺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样我才喝到了正宗的牛奶,但却被多年不正宗的牛奶洗脑之后的我们认为他们昧了良心做了掺水的牛奶!!!
回到这次三鹿奶粉的掺假事件,我奇怪为什么要掺入三聚氰胺这种有毒的东东,掺点面粉什么的不让人中毒得病也行啊.网上一搜才知道,"三聚氰胺其分子中含有大量氮元素。用普通的全氮测定法测饲料和食品中的蛋白质数值时,根本不会区分这种伪蛋白氮。添加在食品中,可以提高检测时食品中蛋白质检测数值。 "
紧接着又看到关于三鹿奶粉掺假事件的新闻,三鹿集团声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我不禁拊掌而笑,什么时候奶农变得如此的高科学素质了,连中国家具协会副秘书长都不清楚怎么回事,说“三聚氰胺一般来说是用来制造板材的化工原料,怎么会出现在奶粉当中,不好推断”,但咱国内的奶农就是不一般,看来近年来农村地区的科学教育水平增长迅速,以致都可以科技富农,搞点把戏让牛奶提高检测时食品中蛋白质检测数值,显得他们的奶牛很牛逼,这样才能有更多的牛奶厂来收购。
咱们祖国的花朵还真是幸福,早晨喝着牛逼的牛奶,白天在结实的教学楼里上课,即使变成大头,或者尿结石,或者不小心地震一下被结实的教学楼埋到里面,还大声喊着着“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
PS:
再传个蒙X真实的照片,和当年政治课本上声讨资本主义国家倾倒牛奶是如何的相似。
网友曰,外国资本家把牛奶往河里倒,国内资本家把孩子往河里倒……
关于奥运会
我在朋友家看得CCTV版的奥运会开幕式,总体感觉还行,很喜欢那个大脚印迈向鸟巢体育馆的那段,展开的画轴也不仅有古色古香的中国韵味,还展示了眼花缭乱的现代灯光技术。不过CCTV的解说实在不怎么样,官腔套话一堆,还常常影响现场的音效。导播的镜头切换问题也很多,好几个镜头都切到脚上去了。之后看网友流传的奥运照片,明显很多角度的珍贵镜头都错过了。
还有奥运会歌,不喜欢。那个很有名的女的唱的听了半天听不出来是英语还是中文。最经典的奥运会歌还是汉城(如今改名首尔了)奥运会的Hand in Hand,歌词朗朗上口,旋律也充满友谊和奥运精神。
后来我得知大脚印的镜头是假的,全是3D电脑特效做的,只有最后一个镜头是真的,不禁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不知道这是为了节省成本还是什么原因。亏我当时和朋友赞叹半天这烟火的创意,敢情是赞叹了半天3D特效。而网友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开幕式中林某某小女孩,其实当时我就看出来是假唱,见怪不怪了,春晚不是就一直假唱么,且不说这一点,令网民最愤怒的是真正在后台唱歌的小女孩,是另一个杨某某,奥运开幕会相关人员说是林某某小女孩的形象比杨某某的好,所以为了“国家的利益”,选择了林某某作为舞台上的展现者。我看实际原因恐怕是和朗朗旁边假弹琴的小女孩同出一辙吧,谁知道是谁家的高干小MM呢。网上的和谐使者们在奥运期间加班加点的删贴,删贴,禁止讨论林某某,禁止讨论钢琴旁的高干小MM的身份,禁止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听说新浪博客发个英文的日志都得审核半天一天的,很多论坛也开启了审核发言的制度。前些日子收到一封论坛的邮件:"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通知,为了保障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网络通信,各网站的互动栏目(如留言本、论坛等)需自动关闭。因此, XXX站论坛将于近日关闭, 预计于9月21日后重新开放。给广大用户造成了不便,敬请谅解。",最可笑的就是关闭论坛的原因“为了保障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网络通信”,我觉着应该改成“为了保障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网络和谐",或者说"防止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以及黑势力团伙破坏和谐"。
有个朋友称奥运会是闹运会。从一开始的火炬传递就不太平,到国内的众多“避运”措施引起的不满。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民众都喜欢“闹运”的,只是太多声音被和谐,甚至有点批评都不行,从来都不允许有不同声音存在而已。甚至发展到讨论林某某假唱问题都要被和谐掉,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干出来的事情却不让人讨论,原因可能又是“为了保障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网络通信”。很多话不说了,咱也认真贯彻一下“保障奥运会期间的网络通信”的通知吧。
PS:
有些oversea的朋友抱怨无法观看直播的闹运会,包括pp live,pp stream等一批流行的网络电视纷纷下马。 网上搜了一下原因,主要是版权问题吧。解决方法,大家可以试试qqqtv(点此下载),安装QQQTV网络电视后, 点击 上面一排的"qqqtv" ,选择cctv5 (sina高清晰),然后提示你装插件,经我测试,安装之后可以顺利观看。我曾尝试直接到新浪的奥运直播网页上观看,但浏览器提示安装两个插件,第一个插件和qqqtv的要求安装的插件是一样的,第二个插件可能是判断ip的插件,然后会出现你所在的地区不再服务区内的类似信息。另外有朋友说TVants的网络电视也可以看,不过效果不是太好。
欧洲10天游
在博客上写游记,与传统的文字叙述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把游记做的图文并茂。行走欧洲的10天,用文字记录的同时,还有随身携带的柯达相机把美景收录其中,虽然本人摄影水平实在业余,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去捕捉。10天的日子太短,匆匆走过的4个国家,体会他们的文化历史,恐怕也只是太肤浅,太走马观花了。
对于手中银子不多的驴友爱好者,想穷游欧洲,事先自然要做很多功课,查廉航,订便宜的青旅,穷游网上查资料。对于这次的欧洲4国游,计划也在1个月前就开始筹划了。我很喜欢这次使用的Interrail的火车通票,在欧洲铁路上自由的穿梭,可以按自己的时间随时随地安排行程,青年票还有很多优惠,所以趁着年轻,多走走看看吧。
十天的行程,从瑞典哥德堡出发,因为哥德堡廉航没有直达柏林的飞机,不得不先坐火车故地重游斯德哥尔摩。而后进军柏林,一路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最后返回德国南部,从法兰克福返回瑞典哥德堡。
整理照片花了我很多时间,最后挑了一些比较好的上传到相册中了,还有些照片考虑国情,考虑观众没有上传,比如Amsterdam的sex museum内的照片,感兴趣的请私下联系我。实际上我并没有照太多照片,而关于我自己的照片是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因为大半旅途都是自己一人行动,另一方面我觉着景色要比人好看,要看本人的请亲自来看,我不像某些人,尤其是女生那样自恋,每个景点必有自己的留影。 后来有人总结,老外用眼睛旅游,中国人喜欢用相机旅游,碰到的很多中国旅行团也是,刚到一景点,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拿相机照个七荤八素的,也不知道这景点具体的历史故事,反正我到此一游,不把我照进来就不能证明我来过…. 说起中国旅行团,这次出行也碰到很多,典型的扎堆到是不说什么,劳烦大家能安静点么。想起前段时间去芬兰玩,赫尔辛基的岩石教堂内入口写着“keep quiet”,还特意有中文的“保持安静”标注在下。我当时看了觉着挺有讽刺意味,为什么不用其他日文,俄罗斯文,德文,法文写,就用中文写呢?我在岩石教堂倾听钢琴的时候,不止一个中国旅行团来,听到他们大声喧哗就知道门口把”保持安静”的中文写的多大都没有用….
旅行回来搜集整理的各国欧元。因为瑞典用的自己的瑞典克朗,所以原来也没有注意到欧元硬币的背面图案各个国家都是不同的。有些图案很明显能看出是哪国的,比如上面画老鹰的是德国硬币。各国的硬币搜集也是我的爱好之一。如今宿舍里除了日常堆积的一堆瑞典克朗,还有丹麦克朗,芬兰回来有一些芬兰图案的欧元,这次10天游又积攒了不少德国和不知道什么国家发行的欧元。
摄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最高法院,高地处。
我总说旅游也有三个因素:天时,地利,人和。三个不回全占全的,计划旅游的交通路线,有便宜飞机票的时候天气不一定好,况且提前一个月左右的计划中哪能预测到天气是如何呢。旅行的10天中,大约有一半都是在多云有雨中度过。有时候天气也是很影响旅游的心情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情。雨中暴走也是经常的事情。
旅游10天的很多故事不足一一为外人道也。尤其发现本人blog标题在baidu上的搜索排名是第一页的第一个位置,每天的访问记录来看也保持在10以上。所谓树大招风,不符合本人的低调作风。有心把blog权限设置成只有好友可见,又觉着给很多没有MSN的朋友造成困难,只得顺其自然。
所以这次的文字游记更多是记录在私人日记本中,这里只写一些突出的感受和给打算去穷游欧洲的驴友们的tips。
例举一下旅游之最吧。
第一次坐瑞典最牛逼的X2000火车的一等舱,从哥德堡至斯德哥尔摩。我等穷人为何如此奢侈,实际上一个月前,根据廉航的飞机时间订火车票的时候发现X2000的一等舱竟然比二等舱便宜,很奇怪的现象,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去体验一下瑞典最好的火车的一等舱。相比较二等舱,感觉并不是太多差别,只是人更少一点,另外还提供免费的饮品和水果。
最多博物馆的城市:非柏林莫属。在柏林的几天里,下雨占了一半,城市观光转战博物馆观光。博物馆学生通票10欧,可以去很多博物馆,通票适用博物馆的地址都在通票上面写着。柏林的佩加蒙博物馆(Pergamon museum))一定要去,展出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6000年悠久的中东历史、艺术和文化(中东博物馆),8世纪至19世纪的伊斯兰艺术.我去的时候正和大英博物馆共同举办展览活动。柏林有很多博物馆,除了博物馆岛的4个博物馆(其中之一在重建中,预计09年开放),其他的博物馆我推荐犹太人历史博物馆,从犹太人的原始起源开始一直讲到现代的犹太人的生活。
摄于德国火车之上。
火车沿途最美的一段,是从Trier开始到Koblenz 沿途,莱茵河支流–Mosel河一段。旅途劳累,在德国舒服的火车上快要睡着的时候,火车沿途的Mosel河风光,突然使我眼前一亮。Mosel河在Koblenz的德意志之角处汇合入莱茵河,与荷兰流入北海。
坐了这么多国家的火车,我还是最喜欢德国的DB铁路,德国火车在欧洲的价格算是最贵的,我认为贵的完全有道理,一流严谨的服务态度,干净整洁的硬件措施,完善发达的铁路网络,让我爱上了德国的DB.举一两例:不管是国际列车还是城市间列车,报站都是德语和英语的双语,虽然带着德国口音,但总比其他国家的报站只用本国语言好多了。 每个火车站的自动售票机除了买票还可以免费打印时刻表,查询如何转车,以及最快的列车达到时间等。 我在法兰克福转车去科隆的时候,车站工作人员主动问我需要什么帮助,我确认站台的时候他告诉我这个车次取消,换到另一趟车,让我及时赶上了下一班去科隆的高速列车。
最不适合暴走的城市:还是柏林。这次的旅游大多城市靠的是暴走,因为欧洲大多城市很小,景点也比较集中,这次的旅行观光主要靠一双脚暴走。柏林不一样,很大的城市,况且现代化气息很浓,走在柏林的大街上,会怀疑是不是回北京了?没有欧洲小城市的优雅和紧凑,匆匆忙忙的汽车,沿街耸立的高楼,没有看到金发碧眼的行人真的就有回国的感觉。每个景点之间的距离也相当远,走好久走的一点感觉都没有,不像欧洲其他小城市边走边看,路边的风景也很有味道。除非你体力充沛,想挑战一下暴走能力,否则不推荐暴走柏林,太消耗体力而且走的很无聊。 第一天暴走柏林的时候碰到一个中国高干小MM,看我们是中国人,非要跟着我们一起玩,说是自己很路痴.我说我们没买公交卡,打算走呢,她说没关系,虽然她也买了交通天卡了。看她的交通天卡还特别贵,事后才发现那个是10人的团体票,她也不知道,让路人帮她买的。当时要发现了哪还用走路啊,直接蹭她的团体票就好了,可惜当时没有意识到。。。一路聊起来,她说是她中央艺术学院的,到奥地利参加个音乐会,回来顺便欧洲旅游。住宿是一晚上90欧的单人间,我乍舌,有钱人就是不一样,我们住的可是一晚上13欧的青旅,人和人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呢。后来从博物馆出来,高干小MM觉着博物馆太无聊,自己要去亚历山大广场的时候,有公交天卡都不用,说了句,我打个Taxi吧,听的我差点没吐血了,这里的Taxi和国内的Taxi的价格可不是一个级别的。。。。。等咱有钱了,住就要住90欧的旅馆,吃饭一定要有蜡烛点着的饭店这样才有气氛吃饭,什么麦当劳肯德基的去你妈的垃圾,什么交通天票月票的,统统买了也不用,出门就打个taxi,….等咱啥时候有钱了….可现在…然后无奈加郁闷的继续暴走了一天柏林…
态度最好的旅游中心:是我在比利时的小城市,根特(Gent),很古老的小城,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和老城布鲁日之间,旅游中心的工作人员及其热心和耐心的介绍城市经典,并告诉我”暴走”的最佳路线,而且在询问我的国籍之后,竟然拿出一本中文的旅游向导手册city guide免费给我,让我感动不已,说明根特很重视自己的旅游业,旅游手册也有多国的语言版本。如果有人来比利时,我一定要像他推荐这个很有韵味的古老的城市根特。相比德国海德堡的旅游中心服务态度是最差的,没有免费地图,说的英语的德国腔也很重,介绍景点也挺不耐烦,结果一点免费资料都没有得到,后来全屏相机照下来的地图和问路,才找到海德堡的景点集中区域。最让人无奈的是科隆的旅游中心,大多城市的地图都是免费可以得到,我询问科隆旅游中心有没有免费地图的时候,工作人员拿出来一份地图,微笑的说,It’s almost free, it just costs 20 cents,说的反而我很不好意思了,不得不找出0.2欧给这个笑里藏刀的科隆美女,这也是此次欧洲旅行唯一一张花钱买的地图。
最喜欢的青年旅社:比利时布鲁塞尔的VANGOGH青旅,绝对标准的青年旅馆,环境也很安静优雅。厨房,洗衣房,酒吧,该有的都有了,还包含早餐。其次就是德国柏林的A&O Hostel,地处繁华商业区,可能有点吵。荷兰的青旅就比较老和破旧了。记住如果旅游决定住青旅,一定要自带床单被罩,有些青旅是要求租用床单被套,自己带可以省去这比费用。还有就是最好带个自己的小锁子,寝室的柜子可以锁一些自己的行李。
这次旅游最高兴的就是在德国受到老同学的热情接待,感谢黄同学百忙之中去机场接机,感谢在波茨坦给我们做导游,感谢在家中以丰盛的晚餐款待我们。黄同学的厨艺绝对让人称赞,以后绝对是贤妻良母啊。在波茨坦的两顿晚饭也是10天旅游之中吃的最美的两顿。波茨坦因为黄同学的存在,变得更加美丽。请黄同学有时间务必来瑞典旅游,我定会尽心去款待。
地震之后的思考
6月3日突发事件使这篇日志只写了一半,今天继续写完。
5月份放眼望去都是deadline,没完没了的projects纠缠在一起,考试也在5月底。送报纸的体力活也在5月份开始…总之5月对于我来说是忙碌的月份。五月中旬,国内发生的地震一直是我在忙碌中关注的最大新闻。当时得知地震的消息最早是班级的QQ群,起初的报道貌似不是太严重的样子,可随着时间推移发现这绝对是场巨大的灾难,从第一天10多个人的死亡报告人数,一直涨到现在的7万左右,看着地震的新闻和报导,历历入目的惨象,无不让人心碎。说什么都觉着苍白,生命如此脆弱,数亿万计的家庭失去亲人,失去家人,如何不让人潸然泪下? 如今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救援工作已大多转变成灾后重建。相比往年,以及同期发生缅甸的热带风暴,此次国内的新闻报道也是前所未有的开放和进步,救援工作的及时迅速也让人称赞。但是经历过灾难本身后,凸显出了更多的问题.
1.地震局的问题, 关于预测地震的话题网上已经讨论了很多,“地震预测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难题”是有关领导最爱拿出来说辞的句子。至于当时是否预测到地震,是否上面有什么隐情,不得而知。从SA RS到手足 口病,一个月后已经纸包不住火才开始公布消息的作风,恐怕大家早已经习惯了。我突然想起来年初的雪灾,地道部厚颜无耻的说:“我认为这次我们地道部的表现可以打90分”,地震局是不是也应该给自己打个250分?因为之后的余震预测的还挺准的,貌似只有余震可以预测,咱平时看日本动画片不时闪烁的日本地震预报字幕全是扯淡,你小日本懂个屁,预测准不准不说,这么预测只能引起群众恐慌,懂不懂什么叫河蟹社会!?
2.学校建筑问题。这个问题严重性更大,涉及教 育 部,建 设 局,地 方 ZF。豆腐 渣 工程害死多少孩子,本来学校就是人群集中的地方,脆弱的豆 腐建筑遭遇地震,学生和老师无论思想上反映没反应过来,一点都没有往外跑的时间,就已经被悉数埋没在废墟之中。比较一下ZF大楼的结实强壮和学校的松散孱弱,比较一下香港慈善组织“苗圃行动”监督投资的学校没有一座倒塌损毁和众多不知道谁监督修造而现在全部已成废墟的学校,怎么能不引起公众的愤怒?而绵 阳ZF官员的多次下跪又怎么能安抚失去孩子的父母们?这里还是要提到总是被国人愤青骂的小日本,为什么日本的学校是以避难所标准建造的?每次灾难来临,人们可以冲向最近的学校寻求庇护。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日本当然要花大量资金去保护,去培养国 家的未来。 不过这不能和咱比,咱人多不是,小孩也多,未来也多,投那么多钱哪投得过来啊,还不如多投点钱加固ZF大楼,多搞点面子工程实在。
3.红十字问题。不通过这次灾难,还真不知道红十字存在这么多问题。说实在话,其实捐款高峰的时候我就对很多接受捐赠的机构心存戒心,一开始别人寻找去捐款途径的时候,我都告诉他们最好直接捐到红 十 字会,因为机构越多,越难到达灾民手中,而且我告他们的还是香港的红 十 字会网站,以致有朋友问我怎么不直接捐给大陆的红十字会,我解释说香港不也是中 国的一部分么,实际上我心里不太信任大陆的红 十 字机构。当年红十字在我们大学召会员的时候就没给我留下好印象,会员只有义务交会费,却没有权利享受到红十字会组织的任何活动或者福利,就像大学社团骗新生10来块入会费,入会后才发现,社团的活动基本上除了组织宣传板骗下一年新生就什么也没有了。
当网上惊曝“一万元一顶帐篷”事件时,我反而不是太惊讶,预料之中的事情。后来又有大陆红十字会官员出面澄清,"我们买的帐篷是2000多少多少,全国最低价",网友质问,多钱买进就多钱买进的,还整个什么全国最低价,帐篷销售商凭什么给你最低价?就凭你那破十字?我琢磨,别说那么绝,帐篷商也为灾区贡献力量所以给红十字便宜点也正常。不过后来网友又发现和红十字会合作的供应商多年来没有变过,而且那家公司注册资金小的出奇,公司法人也貌似有什么猫腻….总之看了之后不能不让人心生疑惑。红十字会这个庞大的组织自然也需要管理费来支持运作,这次也是我通过这次地震才知道。国际惯例好像是5%-10%左右,这个能理解,不理解的是好几次不同地方的红十字会说的都不太一样,地震前有红人曾经说是10%,这次地震中有红人说5%,到最后红 十 字会开明的说了一句:考虑到这次灾难的特殊性,我们决定这次不收手续费了。 因为国内的红十字会从来都不公布捐赠资金的详细报表,资金的流向从来都无从得知,你收多少手续费也好,内耗了多少也好,都无从得知。
这次红十 字会的形象在网名心中已经迅速滑落了。某天不同部门宣称的红 十字接受捐款数目都不一样,已经到达一定的混乱状态。有朋友感叹,现在收到一共有多少捐助了?平均分到每个灾民头上能有多钱?他们每个人都收到那么多捐助了吗?当然,朋友这种计算方法有点太情绪化,毕竟还有持续的灾后重建,不是一下两下都分发到每个灾民头上的。但是红会失去公信力恐怕也不是最近的事情,有些捐助的企业家亲临现场,更有挨家挨户调查是否接受到救助的也听说了一些。 我的个人意见,灾后重建工作的捐助,我推荐李连杰的壹基金(虽然是红会下属,但和红会基本是独立的)。红会一天不公开帐目,我是永远不信任。
4.媒体问题。这次灾难的报道及时迅速公开,确实让众多国际媒体同行赞叹。不过灾后的报道,开始和谐很多东西了,因为到了反思的时刻。余秋雨最近发表的文章,被网民骂了个狗血喷头。我一直觉着余秋雨的散文写的还不错,但近期发的那片劝慰学生家长的文章,看不出来能起到什么安抚的作用,反而引起更大的骂声。
媒体,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多说了。 还是每天去看看CCTV吧,能让人觉着用不着考虑到这么多真正的问题,民众更喜欢歌功颂德而不是反思灾难带来的思考,报喜不报忧么,这才符合河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