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发文于美帝的6.4晚。

发表在 时事评论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当“短视”已成风气

早晨上班的路上阴雨连绵,却忘记把雨伞落在了哪里。琢磨着去小区门口的小商店去买个雨伞用。老板说12元,我也不太了解雨伞目前在国内的价格,只是试用了一下,发现质量不是太好。不过也没有多想,给钱走人。刚走到地铁口,有小贩在叫卖雨伞,十元一把,这才意识到自己买了高价质次的坑爹货。

首先反省了一下自己的丢三落四,没有及时把雨伞找到。紧接着考虑店主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借雨天提高雨伞价格,如果是在知情的情况下购买,貌似也能理解。 不过此事我确实不知情,而且比路上碰到的高价破伞还要贵2元。短期看店主确实是赚了一小笔钱,但长期来说,消费者发现自己被骗,从而再也不去他那里消费,反而损失更大吧?

这种类似情况在半年的帝都生活中不止碰到过一次了。刚来帝都在朋友家蹭住的时候,小区旁也有一个小超市,有一次谎称假期牛奶供应紧张而涨价两毛。后来我去别的店买相同的牛奶,却还是正常价格。还是朋友小区旁的馒头坊,高价卖我馒头,多赚我几毛钱。至此以后,这两家我再也不去消费。对坑人的店主也是充满鄙视。 貌似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我分析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商人只是贪图自己眼前的那点小利,而不懂得经营自己的口碑而做长期的盈利呢?我想,可能是因为这个没有安全感的社会中,很多人本身就没能够想到那么远,越小的店铺,越是无法保障自己能够长期经营下去,索性眼前多骗一点钱算一是点吧。既然是这样,那做为消费者,多花的那点钱算是看清楚他们真实面目的费用吧,以后不在他们那里消费,并且告诉身边的朋友,抵制这样的商家。

一旦失信,造成的断层是无法弥补的。如果做为监管部门,不去做为,那么做为消费者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抵制这些短视,甚至因为短视而侵害到消费者的商家。正如我对于蒙牛,三聚氰胺之后我就再也没有买过蒙牛的产品,我也会劝身边的朋友抵制这样的无良商家。如果抵制的人多了,这样的商家就会变少了吧。

碰巧今天公司的培训课上一段case study,其中一个真实案例完全是短视的行为,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国内这种“短视”流行风的影响。案例是这样:CIO考虑到目前CRM系统的不稳定,所以提出要限制业务用户对CRM访问的资源。我提问说这个是业务提出的要求吗?答曰业务没有这样的要求,也没有这样的业务流程。而IT提出的解决方案反而增加了一项业务上的操作过程。我说做为IT,不是应该去提高业务的效率,精简业务的流程么,这么去做是逆其道而行之。答曰:这是为了避免系统不稳定而做的短期内的一个解决方案。我说难道不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到解决系统的不稳定问题上吗?

之后随着这个案例的经验总结展开,更多的业务和IT成本就已经初步显现出来。我没有继续再追问下去。貌似是个折中的解决方案,但是长远的眼光来看,绝对是增加了更多的成本。

可能是大家都在玩短线的游戏,所以都习惯了吧。如果能碰到做了中线的经营者,就已经让国人敬佩不已了。想做长线?在这个乱世中,你要有做长线的勇气和毅力,你要不怕一帮做短线的人骂你傻逼。或者,你还是换个更好的环境去玩吧。

发表在 有感而发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理想主义的活着

想起前些天有个同事说起买车的计划,我说刚工作这么短的时间,就有钱买车了啊。他说家里的钱啊,自己的钱远远不够。我随口叹道,原来这样,我觉着花家里的钱买车还挺羞耻的。说完我就后悔了。毕竟这是在中国,一个房子车子都经常靠父母去买,开着父母的钱买的车去炫耀的国家,住着父母的钱买的房子去结婚的国家。几乎每个中国年轻人都认为这样理所当然的事情,我又何苦一语道破呢。

换作是西方国家,一个已经成年的人依旧开着父母买的汽车,会是很羞耻的事情。开着的车都不是自己买的,有什么可炫耀的。可后来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国人的18岁所谓的成年,根本不是真正的成年,这个年龄上基本是高中毕业时期,经济上很难独立。国家又没有一套合理的贷款助学制度,所以一直是靠父母的经济的。一直到毕业后,很多人对于父母的经济依赖都没有断奶。甚至很多工作的岗位也是靠拼爹搞来的,所以父母再给买个车,买个房,基本上是延续学生时代父母给买个手机,买个电脑一样的心理吧。我想,太多人已经没有自我独立的意识了。

我一直认为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包括你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你的工作要靠自己去找,否则父母或者亲戚帮你安排好了工作,你干了一阵子发现这个工作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突然有点自己的想法想换个工作跳个槽的时候,恐怕当初帮你安排工作的父母或者亲戚会对你说,“我们辛辛苦苦帮你安排的工作,你说不干就不干了么”。 如果你禁不住这种亲情的绑架,那么注定你要一辈子干你不喜欢的工作了。

再说说房子那点事情,国内的房价已经不是普通年轻人可以独自去支付的。如果只是打工的话,国内给的那点破薪水,甭想着去买房了。但是以现在的风气—一房一妻制,又逼得年轻人花干老一辈的钱去买个70年使用权的水泥盒。我见过不少人,在帝都很偏远的地方月供着房子,每天工作需要花费4,5个小时在路上。我就在想,这尼玛是何苦呢,一辈子奋斗就是为了郊区的一个破水泥盒吗,姑娘们就是非水泥盒不嫁吗?

话说回来,在这个没有安全感的国度,大家还都是愿意有套房产,有个自己的窝的。做为“房子是必备”的主流思想下,还是有少数人有其他的想法。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学会鄙视自己,才不会妥协”,非常认同其中的观点:
“惟独房子,我觉得一个男人要靠自己挣。要么你自己一边理想主义的生活,一边挣够买房子的钱,要么就为了房子妥协你的理想,再要么就有本事找到一个跟你一样理想主义的人压根不需要买房。这种考验能让你人生变得丰富,并且帮助你长大。 “

很显然,房子也许是种欲望,但它并不是我的理想。我也不希望让它捆住了我的手脚。

让我们忠于理想。然后一直理想主义的活着。

发表在 有感而发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Yet, we stand!

v2cool的域名续费提醒邮件,告诉我,这个域名已经已经使用一年了。去年买域名的时候还没有完全经济独立,本来的计划是等自己找到工作后再去买域名的。不过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快,windows live space 的陨落加上wordpress的尴尬被墙处境,迫使我提早了购买域名的计划。 一年过去了,虽然免费的服务器时不时出点问题,但是总体来说,博客还是活了下来。算下来我自己回天朝也有半年多时间,博客也未曾荒废,只是更新频率降低了很多。Yet, we stand! 对,我们还活着!

对于呼吸了近四年自由空气的鸟,再次被锁入鸟笼之中的我,一直不是很适应。今年过年,同学聚会的时候,有人问我,你还是那么愤青吗?回来这么长时间想法有变化吗?我说我还是那样,想法没有多大改变。我想,其实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接触过鸟笼外的世界,没有真正呼吸过自由的空气,所以某些事情他们是永远不会懂的。不过越来越多的时候,收敛在我的心里。曾经和家人有过一段讨论和争辩,我还引述过老罗的那句话:“有些鸟来到世上,不是为了躲枪子的”。家人非常担心我这种枪打出头鸟的想法,我后来说,既然我现在处于到处是大爷的天朝,那我决定暂时当好这个孙子。

所谓当孙子,是暂时的妥协。我前几天翻出去年看过的一篇文章,觉着这文章中的很多话真是应该每天看一遍:
“千万别以妥协为荣,也别给自己的妥协找借口,要懂得鄙视自己。 只有不断鄙视妥协的自己,才能坚守住做人的原则。只有不断反省梦想的价值,才不会让暂时的妥协变成永远的放弃。 “

最近看的美剧《斯巴达克斯》也是感触颇深,其实自己现在也就是个fucking slave! 奴隶主让你干啥你不得干么?斯巴达克斯沦为奴隶后,一开始多么有傲骨你也是个fucking slave,为了生存你不得不妥协。 以至于有很长时间斯巴达克斯迷失了自我。但是好友之死再次唤醒了自己体内的灵魂, 所以当我看到斯巴达克斯强忍着怒火,给那个害他沦为奴隶,拆散爱妻的罗马执政官下跪的时候,对杀害自己妻子的奴隶主巴氏言听计从的时候,有种感同身受。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到斯巴达克斯起义的那集“Kill them all”,看得我热血沸腾!

暂时的孙子们,暂时的奴隶们,yet, we stand.  我希望你们心中的理想和灵魂并不曾熄灭。国际歌中所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但是,记住《斯巴达克斯》中的那句话:

“One day maybe you prove yourself. Until then,you fight at dawn with the rest of the shitwhores.—-Spartacus: Blood and Sand”

 

发表在 有感而发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西(敏尼玛感词)藏纪事–迟到的游记

去年夏天刚回天(敏尼玛感)朝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去西(敏尼玛感)藏旅行。到现在将近快半年时间一直没有去静下心来写写游记,被卷入帝都快速生活的节奏之中,从平时的日记情况就可以看出来,经常是要补写之前很久发生的事情。西(敏尼玛感)藏之旅的记录一直没有动手去写。前两天看美国国家地理拍摄的“神秘西(敏尼玛感)藏”记录片,也使我想利用博客图文并茂的特点,记下几个印象深刻的片刻。

入(敏尼玛感)藏前

去西(敏尼玛感)藏的想法其实早已形成。感谢Oprah同学,对此做了不少的功课。进藏的方式无非火车汽车飞机。我很愿意自驾游,不过考虑到安全性,Oprah坚决不同意。而青藏铁路的火车票都尼玛的被票贩子搞了,根本买不到。最终决定飞机进藏。

最佳的方式其实还是坐火车,因为火车入藏是渐渐升高海拔的过程,可以给身体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而减少高原反应现象。另外火车一路的风景也是很美的。可惜这次西*藏之旅进藏出藏都是坐飞机,少了火车的风景。

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因为西*藏的海拔很高,气压和氧气的浓度都很不一样,身体一下子适应不了造成的。刚到拉*萨第一天,我们一行四人找到青旅后就没有太多的动作,先熟悉和适应一下环境。当时感觉也没什么,心里还说,高原反应神马的应该没那么夸张。


我们在拉(敏尼玛感)萨住的旅馆

然而第二天拜访完大昭(敏尼玛感)寺后,我感到浑身无力,也没走几步远,怎么这么累啊。回到旅馆后我就直接躺到发烧了。问旅馆老板借了个温度计,一量有38度多。旅馆老板说最好去医院看看,如果持续发烧,或发烧温度太高,可能会导致脑炎神马的。冒着雨打车去医院,医生诊断了一下,说这就是高原反应,问题不大,多休息多喝水,暂时不要洗澡(以防感冒吧?),然后开了点小柴胡之类的药就被打发回家了。 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基本也就恢复的差不多了。 高原反应的原因,一方面是飞机直接入藏,另一方面也和这天大早晨六点多跑去布达拉宫去排队领取预约券有关,天气又冷又湿(那天阴雨连绵),又没休息好…

其实对于藏&人来说,他们到内陆也会出现“逆高原反应”,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这种低气压的高原生活环境,如果到地势低的内陆城市,他们也会出现类似的反应,比如头疼什么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另外我发现西(敏尼玛感)藏的狗狗特别嗜睡,白天都是懒洋洋的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不像内陆的狗活蹦乱跳。我想也是因为环境的原因。

 

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此游记中不想涉及过多的政*治因素。不过忍不住还是要说两句:拉(敏尼玛感)萨局势搞得还是很紧张的,大昭寺附近的街区,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巡逻队挎着防(敏尼玛感)暴枪和灭火器。禁止对他们拍照,便衣会走来阻拦游客对巡逻队和岗哨去拍照,不过我太叛逆鸟,不让我拍我却硬是偷怕下来。

偷拍巡逻队

对于虔诚的宗教信徒,并不是给好吃的好喝的,改变了物质条件就可以让他们满足的。他们更多的需要是宗教和信仰的自由。这一点也是频频发生矛盾的根本点。

蓝天白云,碧水青山

多亏西(敏尼玛感)藏的天险地形,没有像内陆一样污染的乱七八糟。我想西(敏尼玛感)藏是天朝最后一片净土了。生活在内陆的人们看到蓝天白云会很惊喜和感慨,就像南方人到北方,第一次见到下雪一样。其实这里每天都是蓝天白云。待在这里,看着虔诚的佛教信徒五体投地的祭拜着他们心中的神,自己的心灵也会被净化了。
惊艳羊湖
惊艳羊卓雍错

西(敏尼玛感)藏的山,西(敏尼玛感)藏的湖,西(敏尼玛感)藏的水,西(敏尼玛感)藏的天,都是那么清澈干净。最喜欢羊湖的蜿蜒曲折,碧绿青翠,也喜欢纳木错的浑然天成,依山傍岛。还有被称作西(敏尼玛感)藏的小江南的林芝,物产丰富,遍地牛羊,马儿欢快的跑在小河边上,黑色的小香猪到处窜来窜去。想起郑钧那首歌–回到拉(敏尼玛感)萨:“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

尼洋河湿地

林芝-尼洋河

世界最高峰

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地势险要,有一段路都是土路,这种路必须得越野车走才行,而且保险起见,雇佣熟悉地形的师傅比较安全可靠。去珠峰的路上和回来的路上分别看到两起汽车事故,一个是小汽车卡在山路的悬崖边上,当时我们路过的时候正在拉小汽车,里面的人应该是活下来了。另一起事故是大卡车在某个转弯路段翻车,翻得很彻底。 另外有些路段可以看到路边明显的塌方。 我们的司机师傅非常靠谱,安全平稳的度过了每个危险的路段。

去珠峰的土路

去珠峰的土路

到珠峰大本营前,司机师傅说想看到珠峰是要靠运气的,如果是阴天,或者云雾太多的话,是无法看到珠峰的。当日晚上在珠峰大本营下的帐篷营过夜,傍晚云雾太多,并没有机会看到珠峰。次日清晨,随着云雾渐渐散去,珠峰终于羞答答的露出了她的面容,之后天气变得非常阳光,珠峰全貌都可以看到。师傅说你们运气很好,经常的情况是珠峰前很多云雾,人们只能看到一半或一小部分。
珠峰全貌

珠峰全貌
珠峰大本营石碑
珠峰大本营石碑

藏*族司机师傅洛桑

去往珠峰的几天行程,非常有幸的是我们在青旅找的司机是一个可靠又心地善良藏*族人–洛桑.一开始师傅开来的丰田4500副驾驶上都没有安全带,而我又自愿坐到最前面承担风险,而且要负责和师傅交流,防止师傅疲劳驾驶。做为副驾驶座上的我一开始由于没有安全带,非常恐慌。但是随着对师傅的了解,心慢慢的放松了下来。师傅开车都不会超过100km/h,一般都在80左右徘徊,经常看到有车超越我们,不过师傅和我们都不在意。师傅说他担负着这么多人的安全呢,不会像他们那样冒险。说的我们都特安心。

洛桑司机和丰田4500

洛桑师傅和丰田4500

和师傅聊起宗(敏尼玛感)教信仰,他说藏(敏尼玛感)民大部分都是信佛的,虽然不会每周都去寺庙,但是从小都会对神有所敬畏。师傅对于汉民的某些杀生手段并不赞成,比如说杀牛,汉民会割喉放血,藏民认为那样太残忍,一般都是一刀下去给牛一个痛快的。

师傅还和我们坦白,有些饭馆旅舍都会给他们司机好处,给个红牛,或者是烟。但师傅一般带我们吃饭的地方都是很实在的藏民开的小饭馆,里面一般都有师傅爱吃的藏面。价格也不算太贵。

师傅谈起老婆孩子,一脸温馨。我们在路边给野花拍照的时候,师傅还拿出来他的山寨手机自拍他和小花,说是给孩子看。我觉着他一定是个好丈夫和好父亲,包括行程快结束的路上也多次提到他家庭,说这次旅程结束要好好回家休息休息。

洛桑师傅在自拍,我后来主动帮他用手机给他拍了一张,“师傅和小花”


西*藏的那些人,那些事

回想起来,还有许多值得仔细去写的事情和人,包括我们遇到骑车入藏的一对儿,排队布达拉宫的时候帮我们领券的故事。韵头衣服不整,在寺庙中被人提醒“扣好扣子”的事情。林芝之行碰到一位辞职而来西藏旅行的姑娘。最后一天我在青年旅馆碰到边做短工(旅馆包吃包住但是她要在旅馆干活)边旅行的姑娘。以及拉萨八人间里呼噜巨响的上海小哥…
布达(敏尼玛感词)拉宫脚下

布达拉宫

很多事情值得去写的。只是旅游回来后种种事情一直拖着没有写游记。需要再下一个大旅行前,好好把西藏的游记在日记里写一下。这次的博客,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总结吧。

PS:后记:由于大量出现敏感词,天(敏尼玛感词)朝G_F(敏尼玛感词)W发威,总是导致网页重置,所以我把敏感词都打散了。FUCK G_F(敏尼玛感词)W!
 

发表在 旅途跋涉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