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引发的讨论


不知道《蜗居》在某电视台被禁的消息是炒作还是真事,“禁播”两个字足以引起网友们的好奇和关注了。看了电视剧介绍和几个人的评论后,得知电视剧内容反映了当下房奴的真实生活。于是乎每天实习下班看上一两集。现在刚看几集开头,已经能体会到其中的灰色感。
在傻B“人人网”上发了句关于我对房奴的看法:“就为了70年的住房使用权,花光自己和三辈的积蓄…吭哧吭哧赚钱就是为了当房奴吗?我正在看蜗居…早想通,早解脱,想不通的同学,牺牲无数快乐生活的可能性,继续做房奴吧。 ”结果引发了几个朋友和我旷日持久的讨论。
不明真相的群众甲:“好看吗?”
我:“挺真实的,感觉一帮人就像法O功练习者一样,为了买房都疯了。”
朋友stone:“社—会B的,,,看完才感触原来六六想歌颂小三的爱情”

没接触过社会的小妹妹赶紧赞同:“是啊 还什么职业二奶咧。。。恶心死我了。。。”

我给小妹妹开窍:“为二奶正名啊,看韩寒这个文章“开奔驰宝马的女大学生都是好样的”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081985/

我想起来刚看的评论,粘贴过来回复stone同学:“每个人看了理解都不同。有个网友说的好“这部片子像一根针,刺痛整个社会的敏感神经,让人明白是什么摧毁了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的。《蜗居》就是整个社会的生动写照,把华丽的布幕扯下,只见到处泪痕斑斑””

朋友stone无意给我剧透了:“在这个社会里还有什么价值观呢,潜移默化之间就被社会同化了,,,当海萍每天抱怨自己同学混的如何如何之好,房价如何如何之高的时候,已经注定最终的结局就是不是逼死自己就是逼死别人。她何尝不知道海藻在走不归路,但她又何尝不就是那个始作俑者呢”

我把话题拉回到房奴上:“正常的社会,人们会有正常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应该多样的,而不是现在中国每个人都要当房奴,不当房奴就没有安全感。你看看现在中国人除了追求钱追求房子,还追求什么。”

朋友stone开始考虑社会房奴的问题:“其实国人也知道,不过在唾骂别人甚至自己拜金拜房的同时自己却也不敢停下来,谁也免不了俗~按韩寒的说法,这社会只有富人穷人房奴和圣人”(是穷人,房奴,富人,富豪,编者注)

我没纠正他的错误,回复说“其实大多数人不知道,知道的就享受生活而不是享受房奴了。当人们有选择当房奴和不当房奴的权利,赚的钱就为买个价格离谱的水泥盒?情何以堪。”

一大学童鞋加入讨论“社会就是这个社会,普遍的价值观是倾向于宁可当房奴不可没房住的
另一个已成为当地网监的同学也插一脚“不买房?你住什么?租人的房不也得月月花租房钱,哪天房东不高兴了,你还的闪人”

我回复这两个同学:“你自己算算租房便宜还是买房便宜?租房给你的负担大还是买房给你的负担大?买房会花光你家人的积蓄还是租房会花光你自己的积蓄?省下的钱干点啥不好。看蜗居,为了买房,冰淇淋都舍不得买,至于嘛”

舍友老苗想法明显很开明:“租好房住,舒服一天是一天

我很赞同老苗,同时我也提出很尖锐的观点:“赞成。凭球把辛苦钱给房地产,房价合理的话还行,不合理的话拒绝当房奴。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统-治模式了,原来是奴隶主和奴隶,现在是房奴和地主。”

坚决要当房奴的大学童鞋觉着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说“价值观自己选的,有人就觉着租房好,有人就觉着房奴好。所以在探讨哪个价值观更符合人性。你的道路还是你自己走的。”

房奴童鞋觉着不把我拖回房奴的观念不甘心,而且有点跑题“我觉得每个人的价值观,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变着,任何人都不是只为自己而活着,不可避免的我们总有一天要为了其他的原因而改变自己的看法。

这是我今天晚上最后对房奴童鞋的回复“看法是变化的,对啊,所以我改变价值观,不再当房奴了。不管为谁活,也不必要为70年的水泥盒活,这就是房奴和非房奴的区别。当然,现在这种变态的价值观中,每个人都要当房奴,然后人们就总有种幻觉,不当房奴就不是为她,他,它们好。”

 

其实我就是提出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而已。在现有的条件下,你可以选择你的生活方式,要做的只是需要改变你的观念和态度。

此条目发表在随感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