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搬砖的办公楼前台小姐姐又换了,大概是半年前,办公楼的行政突然要求前台小姐姐们在早晨牛马们上班进入办公楼的时候,要和每个牛马问候“早上好!”。前台小姐姐岗位流动性强,每两个月左右就会换一个。不知道其他牛马会不会回应,对于我来说,每次小姐姐问候早上好的时候,我都会微笑点头。 我每天为了锻炼身体,会步行走楼梯去办公室,曾经有一次午饭后在消防楼梯碰到前台小姐姐,自己在楼梯角落吃面包和一个烧鸡。此时的遇见,前台小姐姐完全不想和其他人对视和微笑,我也只好顺着楼梯边儿快步上楼。
国内的大城市中人们大多都是把自己装进严肃的表情中,不会随意对陌生人微笑和打招呼。习惯了冷漠的中国人,当年在瑞典读书的时候,一开始电梯里的陌生人和我微笑和打招呼的时候,虽然表面也回复”Hej!”,但心里却在想,这是哪一位,我怎么感觉没见过呢?! 后来才发现,这是瑞典人的基本礼仪,电梯里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和你主动微笑和打招呼。但华人同学反而还是保持了国内的冷酷无情,经常碰到毫无表情的华人留学生,并且极力避免和你发生目光接触。
第一年我在学校的教学楼fika空间(咖啡)总碰到一个华人面孔,但是这个华人同学就总是特别友好的对我微笑,并对我打招呼“你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后来进一步聊天接触,发现原来他已经在瑞典待了好多年,可能是环境影响再加上他的外向的性格,养成了主动打招呼微笑的好习惯。后来我们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而友谊的起源就是他的主动微笑与打招呼!而后来我也逐渐培养出了如何礼貌微笑,以及我在瑞典的电梯里也开始主动和人微笑和打招呼。甚至爱上了与朋友们见面时,除了微笑,还有热烈拥抱和碰脸的习俗。当然,华人们总体上是内敛的,见到华人朋友,拥抱就算是很亲密的朋友啦,同时还要观察对方有没有入乡随俗的接受这样热烈的拥抱打招呼的风俗习惯。
回国久了你会发现有些热烈的打招呼方式可能已经不太适用了,但是,保持微笑却是一个试错成本很小收益成本很高的打招呼礼仪。偶尔也会有主动向你回应微笑的陌生朋友。比如前些天在搬砖的园区里独自遛弯,碰到一个看起来面熟的大叔和我微笑打招呼:“经常见你在这里散步啊!” 我微笑的回应“是啊!”,心里想,看来大叔和我一样保持了饭后散步的自律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