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让蚯蚓帮你处理厨余

记得新西兰第一家换宿的农场中,房东说院子里有个worm factory, 当时我很好奇, 国内从来没听说过。仔细观察后发现其实就是个大的compost bin,但是筒状底部有个细小的流水口,房东解释说里面有很多蚯蚓,流下来的worm tea是很好的肥料。

回国后网上搜了不少相关的资料,有豆瓣网友在自己家实验成功的案例。也看了不少关于蚯蚓箱制作的youtube视频,看起来完全可以自己DIY一个蚯蚓养殖箱。经过我一个多月养殖的实验,完全证明可行,我的蚯蚓已经安居乐业,勤勤恳恳的处理厨房垃圾了。

需要准备的材料: 两个泡沫塑料箱,或者塑料储物箱(注意不能选透明的塑料箱)。 土, 蚯蚓(等建好了蚯蚓的家再放入),废报纸等。

蚯蚓的家结构为双层,上面是蚯蚓活动的地方,下面的箱体接住流出来的worm tea/pee .上下需要有距离来透气,可以用塑料泡沫之类架起来。如果两个泡沫箱大小一样,直接垒起来要注意结构稳定性,下面的口DIY处理一下能卡住最好。

我找的塑料泡沫箱上面小的正好可以放入大的中。上层的塑料泡沫箱需要在底部打孔透气透水,周围也需要开几个小孔增加透气性。下层的塑料泡沫箱保证不漏水。因为要接worm tea。

初期准备,底层铺撕成条的废报纸,还有放鸡蛋的纸盒蚯蚓也很喜欢。

也可以铺些落叶之类的东西。我还剪碎了一些小的硬纸盒放进去。

基质可以是土,如果想减轻重量,多放点椰土少放点土。椰砖泡发放入蚯蚓的家。

浇透水,水会从一开始打的孔下方流出。蚯蚓喜欢潮湿土壤,但不能太多积水,所以上部的箱体需要有透水孔。

万事俱备,把蚯蚓箱放到避免阳光照射的地方。我放在厕所里啦。蚯蚓可以去花鸟鱼虫市场,渔具店,万能的X宝购买。

蚯蚓放入后没多久就自己钻进去啦。我是某宝上买的活蚯蚓鱼饵料(汗),品种是大平二号,一查还是日本引进的,比野生的蚯蚓耐活而且进食繁殖能力强。

每次喂养的食物不要太多,最好划分成四个方格,顺次投放,建议每次至少留一小块地方是食物已经吃完的地方。投放的食物不要有油,盐, 很酸的食物如柠檬也别放。蔬菜瓜果皮是最好的食物,能切碎的话蚯蚓会吃的比较快。关于肉类,因为容易招惹其他的昆虫,所以别放或少放。要放的话一定要埋进土里去。平时还要把盖子盖上遮光,当然盖子也要扎孔透气。

朋友最关心的问题是会不会有臭味。答案是不会,如果发臭那说明你食物放太多了,蚯蚓和相关细菌来不及分解。还有蚯蚓是否会爬出来?如果你把蚯蚓的环境搭好了他们待着很舒服当然不会出来。之前看youtube视频一个女汉子制作蚯蚓箱时说到箱体的打孔问题,她说是否把孔打小点防止蚯蚓逃跑?没必要,如果环境不合适,蚯蚓会想尽一切办法外逃,这个时候还是需要从你自己的蚯蚓箱环境找问题。

观察期间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这个生态系统中其实不仅仅是蚯蚓,还有很多有益菌,他们互相作用,合作共生(或者竞争生存)。首先发现的是很多白色菌丝,可能是椰土较多,适合蘑菇类的真菌东西生长。偶尔看到少量青色菌群难道是传说中的青霉素?后来还发现有些菜叶上出现很多芝麻粒还小的白色小圆虫子,我怀疑是蔬菜带进去的蚜虫一类的东西,但觉着比蚜虫跑的还快点,看网上家养蚯蚓的人们也有这种虫子出现,但是没有大碍。蚯蚓本身没有牙齿,很多时候是靠某些细菌帮他们分解,甚至蚯蚓直接吃这些真菌了。椰土的保水性很好,平时放厨房垃圾已经含很多水分,之后我就一直没有浇水过,感觉湿度是够的。土表面的蚯蚓粪是最棒的肥料,没有之一,给小苗放多少蚯蚓粪也不会烧死反而会长大更壮。蚯蚓的worm tea这个也很不错,但是需要清水1:100~200的比例勾兑后再使用。小蚯蚓是特别细特别白的,晚上打开蚯蚓盖子偶尔可见蚯蚓们出来吃饭活动,他们见光就会迅速钻入土中了,钻土速度比我想象的要快。

蚯蚓箱还可以做成三层结构。最下面还是接水层,上面两层放厨余,第一层吃完后蚯蚓会都跑的第二层有食物的地方,这样第一层就可以当作肥沃土壤来养花养草种菜菜了。万能X宝有成品,但是售价高达近300元。其实大家自己DIY就很好。一方面为垃圾分类做了贡献(你会发现一口之家制造的厨房垃圾真不少),另一方面会给你的阳台植物源源不断提供最棒最安全的肥料。

 

家里让蚯蚓帮你处理厨余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静以养身

此条目发表在天下猎奇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