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生气,中国的事儿就是这样,你生气也改变不了的,其实你到哪儿都一样,一定要学会适应环境,你不要太较真儿了,差不多就行了,你这样的态度到哪儿都吃不开……这种话听得多了,我就慢慢明白了,哦,原来我是一个正直的,对是非善恶感受强烈的,有理想,有追求,有原则的热血青年。—老罗”
自我回天朝以来经常被人批评,说是不适应国情。 因为我总是觉着中国的很多事儿不该这样,还时不时较个真。
其实我觉着自己已经尽量去控制自己,尽力做到默默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对假,恶,臭的鄙视,相信真,善,美的存在。但是有时候就是忍不住的愤青一下。比如上周末和几个朋友小聚,不小心喝的high了点,热血激昂了半天,有人就说我太理想主义了。
在一堆现实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人群里,理想主义的人应该会经常被旁边的人嘲笑理想吧?
在一堆不断劝你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人群里,他们永远不懂,历史上永远是不适应社会,不适应环境的人才推动了历史吧?
有前辈说,你要先适应,然后再有自己的想法。 我的疑问是,如果是丑陋的东西,也要适应?
最近一直关注帝都的空气质量问题,“美国驻华使馆发布的北京PM2.5监测数据再次爆表,超过了最高污染指数500,此时的PM2.5浓度522,也因为‘超出了该污染物的值域’,在美国环保局网站上无法转换为空气质量指数。北京环保局称,空气为轻度污染。”
朋友说,一直关心这些无法改变的东西,没用。我说,我已经改变了东西–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让一些人开始认为ZF虚伪。让大家开始思考如何治理空气污染。
紧接着我就看到了一个关于空气质量的报道: “新京报引述中国环保部官员说,倍受关注的PM2.5标准征求意见在12月5日结束,共收到1500多条反馈意见。该官员透露,大部分意见普遍赞成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这就是典型的“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的事例。
选择适应危害健康的空气,还是选择改变它? 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但是选择适应污染的空气的人们,用不着嘲讽那些为空气污染改进而呐喊的人们。
想起一个网友的微薄:
当年为了网速不达标而投诉,我懂行客服蒙不了我,一级级到达运营商高层,令他们很头痛。我老婆把我激动着挥着手势大声跟高管讲速率测试标准方法的2B样子,当笑话跟家人讲。其实,你现在能享受到的趋向合理的电信服务,有我这种轴人的贡献,您不必刻意地支持这种人,只是甭再像智叟那样嘲笑他们2B就成。–@奥卡姆剃刀
刚刚读完老罗的《我的奋斗》:用它来结尾:
凯鲁亚克小说里的一句话,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抄录在这里: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当你试图放弃一个你知道是正确的事情的时候,希望你能再看看这句话。
什么时候,帝国才会有所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