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 tough,try harder

  "别以为出来就牛鼻,出来就要做好当二等公民的心理打算。。。。“这是出来前一个国外混了很多年的同学对我说的话。 很显然,这话说的及是。就算在中国,大城市的人也会经常鄙视小城市出来的人。在发达国家里,自然很多人会看不起 欠发达国家的人。

   前些日子的一个作业是引发郁闷的根源,seminar的老师竟然给我的评语是rubbish,我靠,好久没有见到这种讽刺打击 性的评语了,我就郁闷了,是,承认那个作业我是没看懂,写的东西也是不太行的通,那能不能换个词“does’t make sense"也更好接受点。先是我习惯性自我检讨自己的问题,恩,技艺不精,语言写作能力差,是我的错误。不过这样的 评语是狠了点,导致我这两天情绪挺低落的。

   我在自我讽刺的时候,班上的伊朗大姐安慰我说,知道你很刻苦,别太难过,很多人都因为上次作业的难度而没有交。 不过这确实听不象话的,对此表示难过”,中国的几个同学还不相信老师会写这样的评语,我也吃惊着呢。今天的小组讨 论后阿塞拜疆的兄弟首先替我打抱不平,骂到,这绝对不是人干的事情,太过分了,然后另一个大哥开始检举这个来自美 国的自以为是的老师的种种"罪行",并愤愤地说,这次这样对你,下次就可能对我们其他人这样,看看上次的seminar上的 表现,无不用鼻子出气的讽刺我们几句。“你们作为master student连information system都解释不出来”。。。同学说再 这样下去一定要发邮件给院长反映问题。。。 听着愤青们的慷慨言辞,我也有点激动…

  其实,其实对于这些一切,我都看在眼里,咽到肚里了,记到心里了。自己什么出身无法改变,只有优秀才能让人信服。 可惜自己很多方面都差很多,也并没有独当一面的强悍。意识到自己的差距,是因为自己和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在一个环境里。 看他们这里本科的教育方式就羡慕,中国高校怎么就不能学习人家的方式呢,四年如果能象这样的方式学习不知道现在会是什 么水平了。说什么都废话,需要学习的东西仍旧很多,与强人的差距仍旧很多。。。只有优秀的表现才能让那些看不起人的自 以为是的家伙闭嘴。。。

 

PS: 在wiki百 科上看了不少国内看不到的东西。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还极力去演示,这和小孩的任性没有区别,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熟起来啊。。。yaowei兄的blog又被删了封了吧,都第二次了,写评论还是写到自己的本本上就好了,有 些东西是不能随便发到网上的,你也知道小孩任性的很。

发表在 漂泊在外 | 7条评论

life is not easy,but keep happy

   一叶知秋,前几天早晨异常冰冷,大地附上一层白色的霜.网上一查,正好是中国节气里的霜降,敢情这里也挺适用节气表啊? 其实在这里也没感觉比国内更冷,不过温差要大一些而已.这里的人也十分耐冻,我穿上线裤怕冷,却还经常见穿裙子的MM,恩,美丽冻人啊.

   第一门课的成绩出来,总算松了一口气,起初的担心明显比较多余.紧接着又开一门industrial challenge project.说心理话我还是蛮喜欢我们学院的课程设置的,和实际联系的很紧密,而不空于理论上的没完没了的穷研究.而且班上人数不多,和老师的交流和讨论机会很多.比较其他学校和专业,人多有人多的优势,比如开party那就是比我们热闹,但人少有人少的好处,学院努力营造一种类似于工作的环境,提供免费的咖啡机和红茶无限自饮,实在是惬意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帮学长在周末发广告和报纸,赚点小钱补贴生活.住宅区里挨家挨户把广告塞进邮箱里.送着送着就想起国内门缝里经常收到的性病小广告,还好这里没有那么龌龊的广告,送的广告大多是超市的打折信息而已.而且看到住户在邮箱附近写有拒绝广告的提示"igen reclem,tack"(广告谢绝)就不会给住户塞广告的.上周末帮室友发广告是个痛苦的经历.他分到的区比我往常大很多,总重量有150kg,看了真把人吓一跳,是给人干的活么?干了一下午好歹帮人发完了,接着我又坚持去学长让我帮忙的区发报纸,那时天色已晚,拖着疲惫的身躯坐车赶往目的地.结果累糊涂了提前下了一站,看时间表,一咬牙自己步行了一站地.路上还被"摩托不良少年"从旁边恶作剧地吼叫惊吓了我.等发完那个住宅区已经8点多了,感叹钱不好赚呀.以后还是多找点脑力活吧,体力活又累又赚不了多少.回家的公车上碰到几个喝多的瑞典MM,又唱又叫,还有个躺着不起来,唱的瑞典语各掺杂英语"fuck me,come on…get closer…",还做几个扭屁股动作,实在搞笑.回寝室和同学说起来,他说那不挺好,你就和她们说come on baby,let me fuck you.我琢磨那时侯哪有体力去fuck,全身肌肉都瘫软….
 
   圣诞节怎么过,需要好好计划一下….

发表在 未分类 | 6条评论

一个多月了

   公车月票到期了,是呀,不知不觉已经在这里呆了一个月时间了.开始的新奇和赞美很快就过去,尤其一开始为了房子的事情到处奔波。如今生活已经基本稳定,总算是走上了正轨。  
  朋友问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觉得挺锻炼人的,出来混都不容易,一个多月的时间经历了很多事情。有什么不习惯的,那也得逼得自己去习惯。开始觉得自己生活能力挺差的,但是解除了一些人和事情,发现自己比某些人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了,起码我不会把自己行李丢了,不会呆了一个月银行帐户还没搞定。咳,不多说了,既来之,则安之,请各位小祖宗们赶紧适应这里生活,把自己生活赶紧搞定,别问我借钱了,我也是穷人.知道他们也实在没办法,我只能先借他们一些用来维持生活了。
   关于课程,我们课程实在不是很紧,但作业占了很大一部分时间。这种形式是很锻炼动手能力的,我比较赞成这种教学模式。不过这个考试也太快了吧,就剩几天就要考试,书还没看多少。厚厚一本书,如果要中文还好点,问题全是英文,看书那个速度我就郁闷了,看得看得就晕了,然后就不知道思维跑到什么地方了。。。。
   想说一下我的厨艺,经过一个月的千锤百炼,厨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没有半点吹牛的意思,几次在家里的聚餐活动,都收到了朋友的大力称赞,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做出如此的饭菜,恩,不错,不错。相信我回国的时候绝对是居家好男人,什么做饭洗碗的,样样精通,哇哈哈哈
 
   传几张照片吧,基本就是刚来瑞典的时候照的,后来就审美疲劳了,没照什么相片了.
我们学院
 
学院靠着gota river,可以坐船过来。公交船半小时一趟,可以用月卡。
 
 

发表在 漂泊在外 | 6条评论

漂泊兮…

 我没有想象到哥德堡的住房会这么难找,这和它是旅游城市不无关系。刚到瑞典的第一周时间是暂时住到学长家的,在那一周时间内我和jovi不停的找房子。最后Jovi在SGS学生宿舍管理中心哭求了一套房子,这才算是有了房子,我们可以搬进去合租了…
  虽然房子里没有家具,但是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处,头几天打地铺是再所难免的,因为生活不稳定
所以吃饭也经常有一顿没一顿的,经常去各个学院和学校参加迎新活动因为有免费的食物…前两天我们学校商学院的master program去市政厅参加晚会,我们几个IT学院的也不请自来了,比较失误的是别人都穿很正式的衣服,我穿的一套运动服就混进来了,弄的我挺不好意思。当听市长讲话的时候才意识到刚才进门时和我们握手欢迎的那个中年妇女就是哥德堡的市长,很端庄,我找机会和市长一起照了一张相片。
就是我的休闲运动装有点搞笑。
  安顿生活的同时,我们专业也开学了。庆幸在开学的时候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不用寄人篱下看别人的
眼色了。只是家里缺少必要的家具和厨具,抽时间先去Ikea买了床垫,结束了每晚垫着衣服睡觉的凄惨生活。至于床和其他家具,慢慢来吧。
 我们学校坐落在Gota river的边上,靠近入海口,站在岸边时海风挺大的。有时候还能看到油轮在附近停泊。明显没有多少时间去吹海风,而且这天也挺冷的。开学的第一门课就要做project,真是让人头疼,看来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啊…中午的休息时间很短,没办法回家做饭,以后得自己带饭去学校。今天中午都没吃饭,下午回家的时候差点没饿死了..
  传点片片吧。
8.23初到歌德堡机场,幸运的是有学长接机.在次感谢热心的学长给予的帮助.
 
初来第一周我和Jovi住的地方.感谢无涯子的收留.
 
现在我们的新公寓
屋里的地铺和乱七八糟的行李.
 
我们学院的旁边就是爱立信.貌似我又瘦了很多,这么多天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没办法,生活还没有完全稳定.
 
比较有个性的路标.

发表在 Uncategorized | 8条评论

写在离别的倒记时

8月底的飞机,现在看真的没有多少时间了,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的路程,感慨万千。
出国的念头并不是我产生的,大学以来我一直以在国内找个2,3流的学校读
研为目标,突然有天老妈给我提出的出国深造想法还真是让我有点匪夷所思,家里的经济情况我总觉得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出国的吧。这样虽然自己心里有了出国的念头,但是重点还是放在国内考研的路子上。真正让我转变思想的恐怕是她了吧,其实她打算出国的想法早从哥们那里听说了,在大三的寒假还是我们几个哥们和她一起去看老师,我亲自从她的嘴中证实了她的想法,同时我也从她那里得到很多信息。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在老师家里闲谈起出国的时候,她说自己只是出去的话只拿前两个月的生活费,其余费用都要自己想办法赚出来。听完这段豪言壮语真是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事后她解释说是随便说说的,不过足以威慑我瘦小的心灵了呵呵。
对她的特殊情感,使我的思想天平从国内考研偏重到了出国深造。甚至希望
出国的时候能走到一起,而且似乎也为我接近她找到一个借口。实际情况也就是在网上和短信上多了些联系,时常交流一些英语学习和申请学校的情况.期间发生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因为都是哥们,知根知底的都知道怎么回事,回想起来我对哥们还有点歉疚,我的感情冲动的结果似乎导致了乱上添乱,不知道当时如果我没有瞎掺乎的话现在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既然选择了出国的线路,我果断打消了考研和出国同时准备的两手方针,防
止两手抓两手都不硬的情况发生,全精力准备语言和申请事宜。IELTS因为第一次的不理想,又重新准备一个月再考一遍。第二次考试的单项有所突破,但是口语的原因,总分并没有进步。此时基本走到申请学校的阶段了,因为她要去澳洲,我也对澳洲多了很多关注,可是由于IELTS的失误和平时成绩的平庸,把我快逼上
了绝望的深渊,同时也注意到家里经济的实际状况,澳洲的学校对家庭的负担相当大,甚至有些吃不消了。绝望中每天在留学论坛和留学网站上徘徊,甚至查了马来西亚,印度之类的学校情况,不知道出国之路还能成功不。
自己眼光应该放的更大一些。想起她一开始关注的挪威oslo,不要学费的优
厚条件很吸引人,着手查信息发现北欧的几个国家都是不要学费的,突然就发现自己的路又宽了一些,因为我的IELTS已经满足大多学校的要求了。就这样,申请了几个澳大利亚学校后,重点都放在北欧的学校了。
等待的漫长,自有苦衷。我一无进展,甚至几封拒信的时候,她却早已收到
澳洲学校的conditonal offer了。在同学们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意识到自己不能干等了,不管怎么样也得找找工作了。由于学校所处的小城市造成我们专业的就业机会并不是太多,有几个好机会因为各种原因都擦肩而过。机缘巧合竟然有家日资软件企业给了我工作的机会,但是工资和工作所在地的消费水平明显不成比例
。翻来覆去考虑了几天,在公司的deadline前一天,我已经把就业协议都写好了准备寄到公司的时候,收到瑞典的一个学校给了我第一个offer!当时真的太高兴了,是种无以言表的幸福,因为自己的申请过程都是DIY下来的。
接下来陆续收到几个offer和拒信。几个学校选择又经历了崩溃式的辗转反复
思考,对每个我拒绝的学校都心里难过无比,因为只能选择一个。最终考虑专业和我的实际情况选择了瑞典的GU。插曲是在5,6月我办瑞典签证的期间,竟然收到电子邮件通知我被澳洲UOW录取了,我奇怪怎么现在才告我,学校负责人说早就通知你的中介了呀。我一听恶心坏我了,我当时确实是委托了天津IDP帮我寄材料
的,IDP的人从来就没把我放在眼里吧。算了,因为这时候我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澳洲不是我该去的地方,我已经听到诺贝尔的故乡在呼唤我了呵呵。
    如今一切就绪的时候,回顾了一年多的历程,想感谢很多很多的人:
感谢父母无私的养育之恩,总是在背后支持鼓励我;
感谢她,从她的身上得到很多勇气和力量,虽然最终还是走不到一起,始终都是
好朋友,我永远祝福和支持她,什么时候需要,一转身我还会在她身后;
感谢好朋友们的倾听和鼓励,在我情绪低落的时候给我的安慰;
感谢校就业办的老师委于我网络管理员的重任,感谢老师给我的宝贵经验;
感谢校党政办公室的老师对我的信任,并帮助我度过难关;
感谢学院老师推荐信的无私帮助和选择学校时的建议;
感谢我生命中所有出现的人,感谢你们,有你们我才能走到今天!

发表在 有感而发 | 5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