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不顺应该看成生活的一种常态,处于低潮期的状态时,尽量要调整心态,要有最好的希望,但也做好最坏的打算。人到某些时期时是比较脆弱的,有些人会在这个时候开始各种迷信,比如皈依某一种宗教,或者相信某些八卦风水的东西。我认为这是内心不够强大的表现,轻易去相信了某种说法而不去质疑。
先来看看迷信的定义:“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具有神奇的效力。” ,我总是去探究是什么原因让一些朋友去相信各种宗教,生辰八字,风水,星座的。与科学理论相比较,这些伪科学的理论是永远都可以用诡辩论来回答的,我经常用这个故事来类比:
“(出自《魔鬼出没的世界》,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举的一个例子)
“我的车库里有一条喷火的龙。”……可是,在我的车库里,你只看到一架梯子、一些空油漆桶和一辆旧三轮车。“龙在哪里?”你问道。“噢,它就在这儿,”我胡乱挥了挥手,“它是一条看不见的龙。”
你建议在车库地板上撒面粉来获取龙的爪印。“好主意,但龙是浮在空中的。”那用红外线探测仪检测龙喷出的看不见的火。“好主意,但看不见的火也不会发热。”那干脆在龙身上喷漆让它现身。“好主意,但龙没有实体,油漆无处可粘。”……总之,每提出一种物理检测方法,我就有个特殊理由说明你的方法不会有效。“
现在,一条看不见的、无实体的、浮在空中的、喷着没有热度的火的龙,与根本没有龙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科学有一条判别准则,被称为奥卡姆剃刀:如果某一现象有好几种解释都能自圆其说,那就去繁留简,采纳最简单的那种。不存在龙,显然比存在一条能够躲避一切检测手段的龙简单得多,因此科学会采纳“车库里没有龙”这种解释。”
所谓迷信的产生,(包括宗教),大多来源于对未知的恐惧。这篇报道(http://sinaurl.cn/IDO1qm)中提到,经济和教育发达,医疗水平高(生理与心理),社会保障完善,恐惧减少,确定性提升,会使一些发达国家的无神论者增加,例如瑞典 (64% ),丹麦 (48%),法国 (44%) ,德国(42%),而撒哈拉以南的国家,无神论者只占人口的1%。
记得前一段时间和信教的朋友讨论他们的信仰,因为宗教和科学,逻辑上有不少矛盾和无法解释的问题,他们的说法是,人类与上帝相比较,就像是人类之于蚂蚁,所以有时候无法理解上帝的某些事情。所以好多问题他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完美回答我。我说这不是偷懒的解释么,但凡你解释不了的东西,都推拖给这种说法了。 以我看来,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完美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这也正是科学的态度,为什么我总是喜欢用科学的态度看问题,科学是鼓励人们去怀疑的,发现科学证据之后即可推翻现有的科学理论。 不能否认现在还有很多未知的事物科学还未能解释,但是也不意味着可以用一种迷信的说法去解释。相比较于各种迷信,以科学去认识和理解世界更符合我的口味。
更重要的是,接受和承认未知的恐惧。因为恐惧常常把我们推到不理性的思考中。再拿星座学这种流传千年的迷信来说,稍微学点心理学的常识就知道那些模糊的描述都是心理暗示的结果,以科学的角度去思考 ,我会首先质疑这些结论是如何得到的?数据分析么?采样率多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在1948对他的学生做的实验,心理学称为“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
当然,我也尊重别人以迷信的态度去认识和理解世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嘛。只是不要让迷信伤害了自己和别人就好。比如一个人完全按照星座运势来看待生活和别人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误判,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出行计划。 这个还是小伤害,历史上因为宗教而产生的战争也很多,这个时候迷信就是罪魁祸首了。